关注“新月文化”公众号股市怎样加杠杆,获取更多占星咨询。
“好女不过百”、“A4腰才是美女”、"女孩子要文静",这些话耳熟不?是不是已经听得习以为常?
但仔细想想,这些标准是谁定的?为什么女性总在拼命证明“我够漂亮”“有人爱我”?为什么明明很美了,还是忍不住焦虑?
写这篇文章时,我有很多愤怒,包括上个月的那篇金星——《活出你的金星光芒》。这篇可以视为前作的姊妹篇。
上一篇探讨了现代社会自我客体化的现象,这一篇,我想着重探讨女性的特殊处境——在父权结构下,女性的自我物化更普遍、更严重。
正文开始前我想声明,本文无意挑起性别对立,只想讨论一些真实存在的现象,并且聊聊:
占星学中,金星本应代表多元自由的价值判断,却被社会扭曲为单一物化的标准。女性为何总在金星的镜中照出虚假幻影,自我规训,自我客体化,用外界标准定义自己?金星的真谛是什么?我们如何重拾金星能量,从"被观看的客体",变回"生活的主体"?展开剩余92%01
被规训的金星:
当"美"成为女性的枷锁
NEWMOON
我们生活在一个对“美”有着很多要求的时代,特别是对女性:“女孩要瘦才好看”、“女人天生爱美"、"女人过了25岁就开始贬值"......
这些话听得太多了,甚至觉得理所当然,不会提出质疑。
可事实果真如此嘛?
并不,这些关于"美"与"价值"的定义,是来自社会的灌输。
从占星学视角看,这个现象恰似乌拉诺斯(天王星原型)被克洛诺斯(土星)阉割后,其性器官坠海诞生金星女神阿芙罗狄忒的神话——金星本就是阉割后的产物。
而社会对女性美的规训(金星同时象征美学与女性法则),无论是外貌苛求还是内在品质的挑剔,本质上都是父权(土星象征)对女性的持续阉割。
只是权力运作已从压迫转向更隐蔽的生产模式——不再像古代要求缠足,而是通过教育系统、媒体景观告诉我们"什么是美"。
网上某个美女博主晒出化妆的美照后,常见两拨人在评论区吵架,一方批评女性化妆是取悦他人不应提倡,一方表示化妆是为了取悦自己,为何多管闲事?
这些争论的核心其实是,女性化妆究竟是被规训的结果,还是自发的享受。
如果缺乏稳固主体性,注定会在这场审美霸权中迷失自我——就像阿芙罗狄忒永远被困在他人凝视中,用魅力证明存在价值。
太多女性耗尽心力证明两件事:“我很漂亮”,和“有人爱我”。
殊不知,跳出这个框架,培养出自己的主体性、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,就不会用外界的标准审视自己。你本就不是笼中鸟,而是可以撕裂苍穹的鹰隼。
02
化妆是为了谁?
金星视角下的审美自主权
NEWMOON
新月春分活动结束后,编辑小姐姐突然发来一张合影里自己的截图,抱怨说“为什么自己这么肿”,随后又说“你拍的还好”,便把我的部分也发过来了。但我看完也两眼一黑,觉得自己好方,像俄罗斯方块拟人版……
包括前阵子和朋友吃饭,她说有人评价她的鼻子有点歪,她仔细看了看,发现确实如此,就开始焦虑,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解决。但是,这世上有谁的脸完全对称?
另一位朋友则每天盯着自己的脸挑毛病,即使在外人看来她已经很美了,却仍被焦虑驱使,准备去做牙贴片——并非工作需要,纯粹是自我苛责的结果。
你看,容貌焦虑如此普遍,而这恰恰是因为我们的金星能量未能健康发挥。
金星本就象征“美”,代表我们对美的认知与需求。但当一个人缺乏稳定的审美观和主体性时,就很容易丧失对美的定义权。
mob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我国有76%的人存在容貌焦虑,且中国的医美市场从2017年起就位居第二,仅此于美国。此外,青年女性受“现代审美标准”的制约程度,远高于男性。
以化妆为例,除了美妆、演艺等行业,男性化妆的比例较高,但日常生活中,女性化妆的比例远超过男性。
金星所代表的吸引力,在自然界中体现为一些鸟类用鲜艳羽毛或壮硕身躯吸引配偶,比如鸳鸯和孔雀——它们的雄性往往更艳丽。
站在人类视角,我们常赞叹大自然的智慧,但它们的美丽是天生的,而我们却总试图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“画”在脸上。
有人说,化妆应学会放大自身优势,而非强行添加违和的妆扮。就像我们被迫穿上不喜欢的衣服,比如亲戚淘汰的、与自己风格十分相左的旧衣,那种感觉一定很不好。
金星象征我们对美的享受,精心打扮本无问题,但关键在于:追求“美”的动机是取悦自己,还是迎合别人?当你想要变“美”时,是单纯为了审美愉悦,还是因焦虑的嘶吼?
03
被驯服的金星:做个"好女孩"
NEWMOON
从小被教导"好女孩不该与人争辩"、"好女孩不该提要求",使得许多女性为了获得喜爱,主动磨平自己的棱角。
任何直率或不加修饰的表达都是"反金星"的粗鲁行为,于是女孩子更容易形成讨好、过于甜美和奉承人的性格。
当一个女孩子没有稳定的自我价值,一味向外寻求认同,"嫁得好"就成了衡量价值的标尺。金星本应代表健康的关系互动,但在扭曲认知下,伴侣变成了证明价值的工具。
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占有欲——将伴侣视为私有财产,对外界威胁异常敏感。就像阿芙罗狄忒所到之处必引发纷争,关系的排他性往往演变为猜忌与冲突。
金星追求和谐,失衡会过度依赖他人评价,女性完全通过男性目光确认自我价值,把其他女性视为威胁。
譬如金土相位的典型表现就是:因害怕不被爱,而不断追问伴侣"你爱我吗?我们能长久吗?"
恐惧之下,“雌竞”便出现了。最可悲的是,这场围猎由女性自己主导,恍如现代版的猎巫运动。
在北京CBD节假日夜晚的洗手间,总能看到精心补妆的姑娘们,即使隆冬天也要设法露出肩膀。
如果我们将自己物化为橱窗里可供挑选的芭比娃娃,认为只有增加"被选择"的筹码才能获得爱,就会不顾一切展示价值。
当所有同性都被视为竞品,当美丽变成武器,即便赢得异性青睐,也不过是做了笼中的金丝雀。
这样的维纳斯,只活在规训中,早已失去女神的光彩,变成举着魔镜追问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?”的扭曲形象。这时,别人真诚温暖的笑靥,在她眼中,也成了讨好异性的心机手段。
沉迷雌竞,是女性在新时代的自我阉割。
而"雌竞"本质,是金星的审美被异化为生存竞争,"美丽=生存权",这何尝不是从未得到资源倾斜的人,不得已的自保呢?
但请扪心自问:那个蜷缩在心底、恐惧不被认可、害怕不被爱的小女孩,真的想要这样的生活吗?拥抱她吧,告诉她:你本就是美玉,无需外物加持,依然可以活得光彩夺目。
真正的金星觉醒,需要切断这种"美丽=生存权"的链接,重建"我存在故我有价值"的根基。
04
规训女性的千年变奏
NEWMOON
社会规训女性的情形处处可见,比如“白幼瘦”审美,本质是对女性力量的弱化。
就拿社会对体毛的双重标准为例:只有“猕猴桃女孩”,没有“猕猴桃男孩”。男性体毛被看作"阳刚",女性体毛却引起羞耻,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去除。
这种规训要求女性抹去成年特征,保持幼态以迎合社会审美。
从占星学看,这扭曲了金星追求平衡与和谐的本意,将美简化为取悦他者的工具。
土星的社会规则本应约束恶行。克洛诺斯的镰刀,不该用来斩断自然蓬勃的生命力,当人们自然健康的状态需要被改造才能"达标"时,那就可以判定,这个标准错了。
还有"性感在可爱面前不值一提",将幼态审美推向极端。金星虽然象征美的法则,但从不定义美的标准,真正的美不该有比较级——白皙精致是美,小麦色肌肤和健硕肌肉同样值得欣赏。
金星在金牛座入庙,提醒我们价值感应根植于内在体验,美必须带来实质愉悦。我们需要自行探索,究竟什么样的美,能让自己享受和平静。
为了打磨这篇文章,我去看了《某种物质》,电影展现了一个空洞的女人,如何在男权凝视下走向毁灭。
金星的符号像一面镜子,我们无法直接看到自己的脸,而是用镜子照见。金星象征健康的自我观照,我们需要在"自我认知"与"他人反馈"之间建立双向校准。
电影女主角完全依赖外界投射。作为一名过气女星,女主因年老色衰被无情嘲讽,为了重拾荣光,给自己注射神秘药物“某种物质”,从自己的脊背中“分娩”出了一个更年轻貌美的自己。
但短暂获得赞美和辉煌后,虚假终究破灭,自我厌恶的终点是毁灭,女主将自己异化成了怪物。
女主像精神分析中的"自我分裂"案例:当旧价值观崩塌而新体系未建立时,她再一次回到“土星环”的规训中,继续遵守带来痛苦的规则。
戴锦华谈到《某种物质》时说:“它事实上凸显了一个非常大的今天世界文化的症候:我们只剩下了自我,而这个自我的极度的贫瘠,就只剩下了一具躯体。”
你是鲜活的生命,不是被丈量的观赏器物。真正的光芒来自灵魂,而非皮肤的反光。
最典型的物化标签莫过于"贤妻良母",应该活得恣意的金星女神,困在"爱和责任"的枷锁中。
如果一个女孩在成长中不被重视、不断被否定(土星的打压),长大后,她的金星会形成"我必须足够完美才配被爱"的创伤印记,很容易因内在匮乏,去依附、讨好。
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中,女主颂莲本是那个年代少见的大学生,在嫁入宅院后迷恋上被锤脚、随时点菜,为了一点父权体制的微小特权(土星的安全感),交出自己的灵魂,最终成为疯子。
这两部电影的女主都湮没在了时代洪流里,但更值得思考的是:我们该如何挣脱新时代的裹脚布?
金星的原型,诞生于海浪的阿芙罗狄忒提醒我们:真正的女性力量应该如海浪般自由涌动。
答案或许在于重建价值体系——让金星恢复其先天尊严,不再作为被凝视的客体,不再用他人的镜子定义自己,而是成为自我宇宙的中心,让灵魂真正获得自由。
05
当金星不再沉默……
NEWMOON
女性地位的变迁与生存资源息息相关。农耕社会,男性因体力优势成为主要劳动力,生存需求逐渐固化为"重男轻女"的价值取向。正如房价飞涨时期,人们感叹"养不起儿子娶妻买房",价值观永远随着现实条件流动。
土星匮乏的一面,会让人追逐所谓"更有价值"的事物——基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,当生存都成问题,谁还顾得上精神追求?
但时代已然不同。当下,若生育只为"传宗接代"或"养儿防老",这种将生命工具化的思维,我无法认同。
金星代表价值,但生命的价值无法用世俗标准衡量,而是需要爱的滋养——这与性别无关。
正如金斯伯格大法官所言:
"男女平等的本质是女性要有选择权,女性要成为自己人生的决策者。"
“我们只要男性同胞,把踩在我们脖子上的脚挪开。”
女性需要夺回对美的定义权,建立稳固的主体性。不必执着于被爱,因为"讨人喜欢"从来不是女性的天职。
“我宁愿整个身心都保持健康,也不愿为了他人的目光而牺牲自己。”
——夏洛特·勃朗特 《简·爱》
金星的本真是享受生命欢愉。你要做快乐的主人,而非被评判的客体。当你真正建立起主体性,定义自己的美丽等一切价值,会发现这种自由畅快淋漓。
“我们该敬重自己的身体,它以潮汐般的韵律提醒我们,生命在流动,而非静止。“
——毕淑敏 《女性呵护手册》
学会爱自己,你会重新发现身体的神圣——她如大地般丰饶,岂是"胖瘦美丑"能定义的?
裹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现在是我们双脚踏在大地上,扎根生长的时候了。让金星绽放独特的光芒吧,你本就是自己的女王。
改变需要集体的声浪。虽然个人难免被文化洪流裹挟,但再板结的土壤也能开出自由之花。
水瓶时代正在颠覆旧秩序,当越来越多人突破思维禁锢,新的思潮终将震碎土星的枷锁。
对于金星受损、深受规训所困的人,不妨调用冥王星的重生力量:彻底粉碎旧模式,重建认知体系。
要问"作为人我能做什么",而非"作为女性我该做什么"。比如开车时,你首先是驾驶员,而非"女司机",不必因社会歧视而自我否定。
请记得,位居首位的是“我”,不是“女性主义”,不是“我”要去贯彻女性主义,而是女性主义对“我”有用,服务于我。个人需求永远高于理论教条,先想清楚,自己到底想要什么。
生命如四季更迭,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美。金星告诉我们,要去超越性别角色的桎梏,超越社会规训的枷锁,回归生命最本真的状态。
我们无需在既定的框架中寻找位置,因为存在本身,就已是动人的美。活着,就是最耀眼的金星光芒。
结语
现在是春天,花开得正好。
希望你也一样,可以趁着这个好时节,发出新枝,舒展自己。
花开本就有不同种姿态和颜色,你和我也是如此。
你什么样,美就什么样。
祝你活得自在,打破社会的枷锁,热烈地爱自己的每一寸,不因不符合外界的定义而自卑自弃。
请在今后的日子里,迎着阳光,肆意绽放,活出独属于你自己的模样!
版权声明:本页图片部分选自Pexel/Pixabay,本文由新月文化原创首发在新月文化平台,欢迎转发,反对抄袭。友号转载请后台回复关键词【转载】。
参考资料:[1]《当代占星研究》苏·汤普金斯[2]《顺逆皆宜的人生》苏·汤普金斯 [3]
《厌女》上野千鹤子[4] 《亲爱的安吉维拉》奇玛曼达·恩戈兹·阿迪契[5] 《第二性》波伏娃[6] 《清末民初时期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早期电影》徐雅宁[7] 《缠足》高彦颐[8] 《女性主义有什么用》塔比·杰克逊·吉[9] 《以爱为名的支配》田岛阳子
作者:雪辰 | 编排:春分股市怎样加杠杆
发布于:北京市